中醫如何防治流行病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如何防治流行病

2014年08月0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毒、細菌同時活躍起來,一些傳染也在悄悄地開始傳播。春季最常見的傳染有:風疹、手足口綜合征、猩紅熱、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炎等。
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細小如沙故又稱“風痧”,它與麻疹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傳染病。初起類似感冒,體溫在38℃左右,一般發燒1~2天後皮膚出現淡紅色皮疹,疹形細小,且分佈稀疏,經過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後、枕後淋巴結腫大特徵。如果孕婦在早期妊娠感染本病,可導致胎兒畸形。患病期間可應用清熱祛風中藥治療,同時多飲開水,也可用鮮蘆根、金銀花煎湯代茶飲。
手足口綜合征是病毒引起的兒童急性傳染病,主要特點為口腔內、手心、足心出現斑丘疹,皰疹伴有疼感,也有臀部出現皮疹者。具有上感的症狀,伴有發燒,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患兒主要因口腔內皰疹破後形成潰瘍,十分痛苦,影響進食。中醫治療以清熱解表化濕毒療法。應注意看護兒童避免搔抓後引起局部感染。該病病情較輕,一般愈後良好。
猩紅熱是由A組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以空氣飛沫傳播,發熱伴發全身猩紅色皮疹為特點。臨床典型的病例已很罕見,在開始時常見發燒及化膿性扁桃體發炎,1~2天後全身皮膚潮紅且見猩紅色密集疹點,口周因無皮疹形成蒼白圈,3~4天後舌苔呈剝脫,舌面光紅有刺稱為楊梅舌,皮疹消退後出現皮膚脫屑。患兒血象高,分類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患病後應注意查尿常規,觀察腎臟情況。治療應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西藥注射青黴素,中醫常用辛涼宣透,清熱解毒療法,患病期間最好臥床休息。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10歲以內的小兒多發,但任何年齡均可受傳染,臨床以發燒多見,皮膚可同時見到丘疹、皰疹、結痂三期皮損為特徵,伴有上感症狀。患者出現上感症狀,一天左右可出現丘皰疹,疹色紅,皰漿清,此起彼伏以軀幹為多,結痂脫落後不留痕。中醫治療一般用疏表清熱解毒療法,對合併有感染者可外用黃連膏塗於患處。一般患者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即可。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病毒引起,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因其以腮部的腫大為特點又稱為“痄腮”、“大頭瘟”。臨床以發熱、耳下腮部漫腫疼痛為主要症狀。通常在發病當天或次日先由一側腮腺漫腫,然後波及對側,也有的始終局限於單側發病。以耳垂為中心,向四周蔓延,腫脹疼痛,邊緣不清,皮膚微熱,有壓痛。口腔內的腮腺開口常常紅腫,整個病程大約1~2周。該病有少數病例可合併睪丸炎、腮腺炎、腦炎。值得注意的是該病潛伏期7~21天,發病前一周至腮腫消退時都有傳染性。患病期間禁食刺激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刺激腺體分泌加重腮腫及疼痛,還會由於腺液增加阻塞淋巴腫脹的腮腺開口造成合併症。腮腫可外敷芙蓉膏或用鮮馬齒莧適量搗爛後外敷,消腫止疼效果都很好。中醫治療一般採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
法。
病毒性肝炎春季主要是預防甲型肝炎,因該病是由消化道傳播,潛伏期短,一般2~6周,急性起病。多有發熱、黃疸、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肝區疼的症狀。不典型病例則剛發病時的症狀與上感很相近,應注意觀察。需及時隔離,及早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

標籤:【流行病】【防治】、【如何】、【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