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熱主浮 攝生用藥有法度 | 養生知識網


 

A-A+

夏熱主浮 攝生用藥有法度

2013年10月23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歷代醫家在《內經》“人與天地相參也 ,與日月相應也”的思想主旨上,認識到四時節律(年節律)和晝夜節律是人體的主要時間節律,並將這種時間節律性,廣泛運用於疾病的防治過程中。

夏火“蕃秀”,因時攝生有主張

夏三月屬火,熱則上浮,主化,屬心。《金匱真言論》指出:“南風生於夏,在心,俞在胸脅。”從立夏到夏至這段45天時間裡,其風向以南風居多,從夏至到立秋的45天時間裡,則西南風居多。南風催物化生,亦可產生邪氣害人。所以在養身調攝方面,應遵《四氣調神大論》提出的:“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亦順應節律,順時養生。葉天士說:“人在氣交,法乎天地……人在氣交之中,春夏地氣上升,秋冬天氣下降,呼出吸入,與時消息”。“歲氣天和,保之最要……順天之氣,以扶生生。”夏季人體陽氣趨向體表,形成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

夏汗溫暑 用藥因時有分別

李東垣提出因時用藥法度,“時禁者,必本四時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夏宜汗,像萬物之浮而有餘也。”這是由春至夏,陽氣日益旺盛,人的腠理逐漸開洩,用增加出汗來加強散熱。《時病本氣篇》提出:“時病者,因時令之大氣變動所發生之病。如中暑、霍亂、痢證、白喉、瘧疾、時行感冒、燥氣、痧症、濕熱等是也。病雖因於時氣,病實成於本氣。……認定時令病乃人身本氣為病,則用藥必以調和人身本氣為著落。……調和本氣,處處乃有辨法。”

1.先夏至日為病溫 《素問·熱論》:“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王冰注》:“陽熱大盛,寒不能制,故為病曰暑。”病溫亦稱溫熱。發病快,歷代醫家治此病以存津液為主,因熱甚傷津。其狀初起即高熱炊渴,口渴舌干,頭痛微惡風,面赤目紅,或有汗或無汗,小便短赤,脈浮數或洪,初起有表證者,可用涼膈散解之;若表解裡熱盛,大煩渴,汗大出,脈洪大有力者,可用白虎湯清解之。脈大而芤,熱甚津傷,可加沙參、玉竹益氣生津。

另有溫疫毒,為穢濁之氣所致之病,四時皆有,春夏較多。其症微惡風寒,咽痛或不痛,耳前後腫,頰腫面赤,甚則頭面全腫,耳聾,眼不能開,俗稱大頭瘟;其尤重者,喉中結塞,咳痰不出,聲如曳鋸,湯水難入,語言困難,亦名捏頸瘟;脈象多見浮沉俱盛,若多穢膩,舌苔或白或黃,舌質赤黯。治法總以清熱逐穢解毒為主,一般以普濟消毒飲治之,而楊栗山增損普濟消毒飲有所發展。若舌苔白膩乃濕盛,宜酌加燥濕解穢之藥,如佩蘭、藿香、薏仁、豆蔻;苔黃膩乃濕熱並盛,宜本方加梔子宣發鬱熱;便秘腹脹滿,酌加酒炒大黃,服法頻頻含咽。並常用熱毛巾熱敷頭面等處,引熱外達,或用赤小豆細末醋湯調,厚敷腫處,以拔其毒,稍涼即換。

2.後夏至日為病暑 夏至後熱盛於上而下迫,濕蒸於下而上騰,濕熱交蒸,風行其中,人在氣交之中感之而病者即為暑病。雷豐在《時病論》中指出:“夫暑邪襲人,有傷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風、暑溫、暑咳、暑瘵之異。”靜而得之為中暑,即所謂“陰暑”;動而得之為中暍,即所謂“陽暑”。暑本熱也,陰暑乃暑天貪涼受寒,非暑有陰也。“冒暑者,較傷暑為輕,不過邪冒肌表而已。中暑者,即中也,忽然卒倒,如中風狀。暑風者,須臾昏倒,手足遂抽。暑溫者,較陽暑略為輕可。暑咳者,暑熱襲肺而咳逆。暑瘵者,暑熱劫絡而吐血。又有霍亂之證,因暑氣夾風、寒、濕、食擾亂於中。痧氣之證,因南人體弱,偶犯痧穢之氣。穢濁之證,因暑氣夾穢而襲人,即俗稱為齷齪也。此皆季夏由暑氣所傷之證也。更有春末夏初之疰夏,孟夏之熱病,仲夏之霉濕,亦當論治。蓋疰夏者,因時令之火為病。熱病者,因冬時之伏氣為病。霉濕者,入霉之後,梅雨淫淋,感其雨濕之氣為病。斯三者,附論於茲,則夏令之病,皆全備矣。”

蒲輔周認為:暑溫,濕溫都是季節流行病。暑和溫各居六氣之一,在每年六氣用事各主60日。但春分以後至秋分以前180日是君火、相火、濕土三氣錯綜相為用,所謂熱、濕、火混合為一,故夏秋之間發病急,而見症不一。在夏至後至立秋前,多熱盛濕輕,宜暑濕法治之;若夏至後三伏中多雨,則見熱濕並重;立秋後多陰雨,濕重熱輕,濕勝必以濕溫法治之。但秋季往往少雨、秋陽亢盛,而又多見燥證,須從燥治。在臨床必先歲氣,重視天候地氣。

暑濕致病,風、暑、濕三氣夾雜,發病最驟,變化亦速,其症狀不一,或高熱、面赤、心煩、口渴,甚則昏厥、抽搐;或上吐下瀉,四肢厥冷。脈象或洪或芤,或細數,或濡緩,或隱而不顯。舌色多赤,或絳或紫,苔或白或黃,或無苔。治法可根據張鳳逵先生所主張的先用辛涼,次用甘寒,終用甘酸。初起頭痛身熱,微渴,心煩有汗,脈右大於左,可用六一散。熱重者,脈洪大,身大熱,大煩渴,大汗出,宜以辛涼重劑白虎湯主之。脈芤者加人參(以沙參代之,玉竹亦可用),此乃純熱不兼濕之證,名為中暍。若夾濕身重者,宜白虎加蒼朮。若兼暑濕閉滯,表實無汗,舌苔白穢,可用新加香薷飲。有嘔吐加鮮藿香;若心煩、舌赤,苔黃加黃連;小便短澀加六一散。若汗多,脈散大,喘渴,欲脫者,急用生脈散;若暑邪人營,神昏譫語,可用清營、清宮加減酌用;至寶丹、牛黃丸、紫雪丹亦可隨症選用。

總之夏暑如朱丹溪所言:“暑屬盛熱之氣,火也。”其致病先入陽明氣分,易損傷津氣,易於兼夾濕邪。其攝生用藥必觀天時、察地利、辨體質方合中醫之理。

標籤:【法度】【用藥】【攝生】【浮】【夏熱主】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