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餐秋菊之落英 | 養生知識網


 

A-A+

夕餐秋菊之落英

2013年06月0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00 ℃ 次

我國以菊入饌的最早記載,是公元前4世紀,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下的名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之後,魏國人鍾會有賦,稱菊花是神仙之食。晉人傅玄,亦有賦稱菊花“服之者長壽,食之者通神。”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夏食菊葉,秋食菊花,冬食菊根。

我國的菊饌,最早是生嚼,所謂“無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後來,菊饌的烹製方法才逐漸豐富起來。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記有三種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春來葉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鹽作羹,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紫莖黃色菊英,以甘草湯少許焯過,候粟飯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齡”。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亦記有菊花的油煎法和涼拌法。油煎法為:“甘菊花春夏旺苗,嫩頭採來……以甘草水和山藥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涼拌法為:“凡苗採來洗淨,滾湯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變如生,且又脆嫩不爛,更多風味。”《遵生八箋》中還介紹了菊花餅的製法:“黃甘菊去蒂,搗去汁,白糖和勻,印餅。”

我國食菊最有名氣的地方,是廣東的小欖。《嶺南雜記》云:“小欖之菊花餅,中含菊花,較之杏仁餅尤為美味。菊花肉丸風味亦殊不俗,非他處所可以比擬者也。

小欖,即今之廣東中山市。該地歷代有60年一度的“菊花會”,相傳此俗源於南宋。菊花會的內容是賞菊和餐菊。據聶鳳喬先生記中山市的“菊花會”盛況云:家家都要采清晨帶露的清新菊花瓣,隨采隨用,以求其鮮。其餐菊名食,是菊花肉與菊花魚。

“菊花肉”的製法是:先將菊瓣加糖煮成糊狀曬乾成末,再用豬肉條入菊花末醃製三四天,再把醃後的肉入菊花糖漿內煮熟,最後每塊肉外面再滾上新鮮帶露的菊花瓣。“菊花魚”的製法是:魚肉製成丸,將菊瓣滾拌在魚丸上,入滾湯汆。

金色的秋天,既可欣賞多姿的菊花,又可品嚐美味的菜饌,真可謂其樂無窮

標籤:【英】【之落】【秋菊】【夕餐】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