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盲目給孩子吃營養素補充劑 | 養生知識網


 

A-A+

不能盲目給孩子吃營養素補充劑

2013年03月15日 飲食禁忌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兒童生長發育迅速,需要攝入充足均衡的各類營養素。家長總是變著花樣地給寶貝選購和製作各式各樣的美食,希望孩子吃得多,吃得好,長得壯。然而,由於缺乏科學系統的膳食與餵養知識,或者單純從寶貝的喜好與興趣出發,真正能做到攝入平衡膳食的寶貝卻不多,甚至導致越來越多的寶貝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狀況。

 

一種營養素過多

會加重兒童機體負擔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幾十種,概括為六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其中,前三類需要量較大,稱為宏量營養素,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量較小,稱為微量營養素。任何一種營養素攝入不足、缺乏或過剩,都可能對機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兒童。

蛋白質:兒童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相對要比成人多,一般要求蛋白質所供能量應占膳食總能量的12%~15%,其中有一半應來自動物性食物、豆類和硬果類食物的優質蛋白質。

脂肪:脂肪酸對於嬰幼兒視力和大腦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會對注意力和認知能力造成不良影響。由於不同種類的食用油中,所含的脂肪酸種類和構成都有所不同,各具不同的營養特點,因此建議家庭中可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

碳水化合物:建議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宜依靠碳水化合物來獲得較多的能量,因為富含碳水化台物的食物往往體積較大,會降低食物的營養密度和總能量的攝入。2歲以後,可逐漸增加來自澱粉類食物的能量,同時相應減少脂肪的供能。

礦物質:含量較高的有7種為常量元素,包括:鈣、鎂、鉀、鈉、硫、磷和氯,含量較低的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銅、硒、碘等。

(1)鈣:最重要的功能是構成骨骼和牙齒,如果膳食供給不足可導致顱骨軟化、方顱、雞胸等佝僂表現。另外,鈣還有維持神經肌肉正常興奮性的作用,幼兒血鈣過低,可出現夜驚,嚴重時會發生抽搐和驚厥。

(2)鐵:缺鐵可導致貧血,鐵還是某些酶的輔助因子,參與機體代謝,缺乏時可引起免疫機能下降。還有科學研究發現,缺鐵與兒童期的某些行為異常有關,如對外界反應差、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可導致學齡兒童智力學習能力下降。

(3)鋅:兒童缺鋅可導致生長遲緩、食慾不振、味覺遲鈍甚至喪失、垂體功能障礙,皮膚傷口癒合不良、易感染等。健康飲食網 foodwang.com

維生素:與幼兒營養關係密切的維生素有11種,其中脂溶性的有維生素A、D、E、K,水溶性的有維生素B1、B2、B6、B12、C、煙酸、葉酸等。

(1)維生素A:參與視覺形成,對弱光敏感,缺乏時引起暗適應不良或夜盲症,維持上皮組織健全,對保持皮膚、黏膜的水分和彈性具有重要作用。

(2)維生素B:缺乏時可導致佝僂,但也應注意如果長期過量補充也會引起中毒。

(3)B族維生素:兒童缺乏B族維生素,可導致生長發育遲緩,還可發生口角炎、唇炎,舌炎、陰囊皮炎等多種皮炎。

(4)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C時表現為傷口癒合不良、牙齦出血、軟骨及骨骼發育不良等。維生素C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鈣、鐵、鋅和葉酸的吸收與利用。

 

 

專家支招

平衡膳食最安全有效

要想準確判斷孩子是否缺乏某些營養素,需要結合孩子的膳食營養攝入情況、臨床營養缺乏體征以及反應機體營養水平的生化檢測指標綜合判斷。需要特別提醒家長的是,不能單憑孩子有食慾差、睡眠不好等表現,就盲目給孩子服用營養素補充劑。另外,對於微量元素的生化檢查,以往使用過的頭髮檢測由於準確性差,目前已很少使用。即便是目前各地常用的指血檢測微量元素,也由於受到儀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缺乏標準化的統一規範,因此只能作為一種篩查手段,供臨床和保健醫生參考。

 

具體到各種營養素缺乏的臨床表現,需要由專業醫生對孩子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頭髮、皮膚、眼、唇、舌、齒、牙齦、指甲以及心血管、消化、神經系統等,還應重視兒童在出現明顯臨床表現前的一些改變,如易疲勞、免疫力下降、適應能力欠佳等。即使發現了某些異常表現,醫生也應慎重下結論,因為膳食營養素之間常常存在相互依賴的關係,有些兒童還存在多種營養素同時缺乏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專家普遍建議平衡膳食是最安全有效的營養補充手段。家長不必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微量元素的檢查結果上,而應該多瞭解不同食物中都富含哪些營養素,如何搭配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與零食加餐,讓寶貝吃得健康又營養才最重要。為此,專家給出了以下八條建議:

1.對於4~6個月內的寶貝,應積極鼓勵母乳餵養

2.從6個月開始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與數量,鼓勵嬰兒反覆嘗試多種多樣的食物,注意添加輔食不能早於4個月,並且最初添加的食物最好為強化了鐵等營養素的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而不是蛋黃

 

3.對於純母乳餵養和採用配方奶粉人工或混合餵養的足月寶貝,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但應從出生半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天10微克,如果日照充足,可根據醫生意見酌減。

4.對於1~3歲的幼兒,應從母乳或乳製品為主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化,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包括穀類、蔬菜和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和油脂等,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和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也不能暴飲暴食。

5.對於3~6歲的學齡前兒童,應按照平衡膳食寶塔的要求,以穀類為主,食物多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每天飲奶,常吃大豆及其製品,飲食清淡,正確選擇健康的零食,並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6.即使檢查出孩子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也不應盲目給孩子服用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過量補充不僅無法正常吸收,加重孩子的肝腎負擔,還可能因為鈣、鐵、鋅等元素間的拮抗作用,而降低各種元素的吸收率。如果孩子同時存在較嚴重的缺鈣和缺鋅問題,那麼在保證補充足量維生素D的基礎上,最好將鈣和鋅分別補充,間隔不少於3小時,以免發生相互拮抗的現象。

7.藥補不如食補,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是逐步進行的,一般不會出現營養素間相互競爭的情況。例如,缺鐵可以多吃動物肝臟、血製品和肉類,缺鋅可以多吃動物肝臟和貝殼類海產品,補碘可以食用碘鹽、海帶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還可以促進鐵的吸收。而膳食中的草酸、鞣酸、植酸,纖維素等,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某些金屬離子的吸收。

8.定期帶孩子到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生長發育監測,綜合評價孩子的營養與健康狀況。

標籤:【補充】【劑】【營養素】【吃】【盲目】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