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 | 養生知識網

 

A-A+

馬鞭草

2013年05月04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原料介紹
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的全草,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坡、林緣、路邊或溪旁。分佈於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野生品夏、秋季花開時采收;栽培品每年可采全草2至3次,洗淨,切段,曬乾。馬鞭草根圓柱形。莖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溝表面綠褐色或黃綠色,粗糙,質硬而脆,斷面有髓或中空。完整葉對生,葉綠褐色,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細長,有小花多數。果實小,堅果灰黃色,多脫落,氣微,味微苦。以色青綠,帶花穗者為佳。
 
相關人群
氣血虛、胃氣弱及孕婦慎服。
 
製作指導
凡治流感發熱,可與羌活、青蒿配伍,以清熱解表散邪;凡瘀血凝聚,腹中痞塊者,可與三稜、莪術、當歸等配五,以活血化瘀破積;凡熱毒所致癰疽瘡瘍者,可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蔥花等全用,以清熱解毒消癰。
 
食療作用
本品苦、辛,微寒。歸肝、脾、腎經。功效清熱利濕,活血通經,解毒殺蟲。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黃疸,痢疾瘧疾,水腫臌脹,小便淋痛,痛經經閉,跌打損傷,癰疽瘡毒,陰瘡腫癢。 
其他相關
《新修本草》云:“穗類鞭梢,故名馬鞭。”《開寶本草》云:“其節生紫花如馬鞭節。”二者均以其形相類馬鞭而得名。《綱目》云:“龍牙、鳳頸,皆因穗取名。”

標籤:【草】【馬鞭】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