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 讓中藥出馬解秋燥 | 養生知識網


 

A-A+

口腔潰瘍 讓中藥出馬解秋燥

2014年01月1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5 ℃ 次

 秋天,天氣乾燥,人容易得口腔潰瘍。很多人把口腔潰瘍當作小,認為去醫院不划算,但那種“吃一口飯疼一下”的痛苦,又讓人煩躁不已。秋季是口腔潰瘍多發季,嚴重者不論說話、吃飯、喝水,都是“疼在嘴裡口難開”。怎樣才能減輕呢?不妨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口腔潰瘍的注意事項:

盡量少吃刺激性調味品,如辣椒、醋、姜等,同時少吃油煎食物和其他太過粗糙堅硬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潰瘍面進一步擴大。

多吃一些盛產於秋天或富含維C的食物,如蓮子、藕、橙子等,對治療口腔潰瘍都有很不錯的效果。

每次進食後,可用放了少許食鹽的溫開水漱口,防止因食物殘渣加重繼發感染。

上班族的最佳食療法:上班前用涼水把銀耳泡上(這樣燉時容易出膠),下班回來後把泡好的銀耳放在電砂鍋裡燉至六分爛時,把帶皮的梨切成塊放入鍋中,然後把電砂鍋調到保溫檔,加適量冰糖,第二天起床時就能吃上非常棒的銀耳羹了。這對滋養肺胃,預防口腔潰瘍很有效果。

1、將少許白糖塗於潰瘍面,每天2—3次。

2、用棉簽蘸取少許冰硼散,塗在患處,雖然感覺有點苦,但堅持2—3天後,創口即可癒合。

3、將大蒜表皮撕掉,取包裹蒜瓣的透明薄膜,敷在口腔潰瘍處。

4、清潔口腔後,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面上,暫不飲食。15分鐘左右後,可嚥下蜂蜜,再繼續塗拭,一天可重複塗拭數遍。

5、用雲南白藥外敷口腔潰瘍創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癒。

中醫對於口腔潰瘍的專業治療:

口腔潰瘍的全稱為復發性口腔潰瘍,臨床上有其特點,首先是部位在口腔粘膜上,並有四大特點:“紅、黃、凹、痛”。生口腔潰瘍時潰瘍的周圍會紅腫,但潰瘍本身一般是黃色的,形狀是凹進的,通常比較疼痛。從中醫的角度上講,口腔屬脾胃所主,其表面發生變多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

脾胃積熱:此型最為多見,約占口腔潰瘍患者的70%以上。症見口舌多處糜爛生瘡,瘡面紅腫,灼熱疼痛,甚則口臭牙齦腫痛,伴口渴多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瀉火,蕩滌胃熱。方藥:山梔12克,黃芩12克,連翹12克,大黃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黃連10克,竹葉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劑。

脾胃陽虛:此型較少見,多見於中老年人或體質虛弱的幼兒,症見口舌生瘡,潰瘍面色白,周圍不紅,數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溫,口乾喜熱飲,腰背酸痛,尿頻清長,大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沉弱。治宜溫補脾腎,引火歸源。方藥: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鐘),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藥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蒼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脾胃虛弱型:多見於女性患者,症見口舌生瘡反覆發作,瘡面色淡凹陷,伴補疲氣短,不思飲食,四肢不溫,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補中益氣,健脾化濕。方藥:炙黃芪30克,紅參10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朮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口腔潰瘍的發生多與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內分泌變化、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缺乏微量元素等有關。此外,梅毒也會引起口腔潰瘍;一些屬於自身免疫性方面的疾病,也會出現口腔潰瘍。如紅斑狼瘡,部分患者也會出現口腔潰瘍。經常出現口腔潰瘍的患者,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到醫院查清病因,對症治療。

口舌生瘡(口腔潰瘍)雖非大病,然治不得法則纏綿難愈,給人帶來一定的痛苦,余對此深有其感,從我記事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四歲時由於患口腔潰瘍,不能正常飲食,只能把餅乾一類的食物用開水泡成糊狀才能勉強進食,其痛苦之狀,至今記憶猶新。只記得當時還光著屁股,端著茶缸坐在鍋頭炕沿邊吃糊狀食物,喝蜂蜜水,那時農村缺衣少食,哪有錢醫治,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口瘡也就慢慢痊癒了。時至今日,方知口腔潰瘍病的產生是由於心熱脾實之故。

中醫對於本病的認識各家不一,直至今日,諸家見解也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是實火,但單純用涼藥反而無效,有的認為是虛火,按法治之,效果也不明顯。其實,由於個體差異性和疾病的階段性的原因,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發生此病,但不論是哪個階段,其最終導致此病的根源是心熱脾實,臨床治療時必須攻補兼施,寒熱並用,才能取得較佳療效,余臨證常用甘草瀉心湯,大瀉心湯和大小柴胡湯等方的基礎上進行加減,療效甚佳。現附幾則名醫驗案,以供同仁研究。

標籤:【燥】【解秋】【出馬】【中藥】【口腔潰瘍】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