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有營養 吃法有講究 | 養生知識網


 

A-A+

豆腐有營養 吃法有講究

2016年05月2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豆腐的做法簡單,但是吃法卻不是那麼簡單哦!豆腐是由天然穀物大豆製作的,營養絕對是豐富。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豆腐卻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豆腐有營養 吃法講究

豆腐不但天然健康,還簡單易做,是我們常吃的家常菜。豆腐和所有食材幾乎都“百搭”。但如果想要更好地吸收豆腐的營養,在餐桌上就要給它找好“搭檔”。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蛋白質也不會差。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消化吸收

加蛋黃 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是補鈣的優秀菜餚。動物內臟,如肝臟、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很高。

加海帶、紫菜:能多補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甘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但是皂甘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排泄異常,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放青菜、木耳:更防

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膳食纖維缺乏,單獨吃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

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作用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綠葉蔬菜中的草酸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

巧做豆腐 吃出豆腐西施嫩白肌

豆腐觀之白嫩細軟,食之鮮美可口,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及氨基酸等,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以及免疫功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豆子中所含的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是維持皮膚彈性、保持皮膚光滑細嫩的重要物質,缺乏它們,皮膚就會變得粗糙、鬆弛,而且會過早地出現皺紋。因此,豆腐既是開胃、健脾的美味佳餚,又是美容食品。現介紹幾款豆腐菜的製作方法,供大家。

花園豆腐

原料:豆腐400克,松仁20克,火腿10克,姜、蔥、花椒粉、鮮味汁適量。

做法:

1。將豆腐切成薄片,下水煮沸。

2。將碾成碎末的松仁、切片的火腿及薑末、花椒粉和鮮味汁均勻地夾在兩片豆腐之間,再以適量的澱粉調和,放進蒸籠。再將蒸熟後的豆腐取出放進燒至六七成熱的油鍋,加湯料,小火燜6分鐘即成。

泰式炸豆腐

原料:豆腐,炒脆花生,水,糖,青檸汁,紅椒粒。

做法:

1。煮酸甜汁煮法。水煮滾後放入糖,慢火煮成醬狀,加入青檸汁即成。

2。炒脆花生用刀壓至細碎。

3。豆腐用細鹽抹勻,壓去水分,切條,放入滾油中,大火炸至金黃色撈出,去油。

4。炸豆腐上碟,撒上花生,拌或蘸酸甜汁進食。

豆腐觀之白嫩細軟,食之鮮美可口,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及氨基酸等,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以及免疫功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豆子中所含的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是維持皮膚彈性、保持皮膚光滑細嫩的重要物質,缺乏它們,皮膚就會變得粗糙、鬆弛,而且會過早地出現食品。現介紹幾款豆腐菜的製作方法,供大家。

脆皮炸豆腐

原料:蟹肉豆腐,毛豆,海苔,蛋清,高湯,柴魚精,太白粉,香油,鹽。

做法:

1。將蟹肉豆腐切成0。5厘米的厚片。

2。毛豆入滾水中燙至熟後,泡於冷水中去除外膜;海苔以剪刀剪成細絲備用。

3。鍋放油少許,將豆腐、毛豆、高湯與1/3茶匙柴魚精加入拌炒均勻後,以太白粉勾芡,倒入蛋清,並淋上麻油,撒上海苔絲即可。

豆腐觀之白嫩細軟,食之鮮美可口,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及氨基酸等,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以及免疫功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豆子中所含的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是維持皮膚彈性、保持皮膚光滑細嫩的重要物質,缺乏它們,皮膚就會變得粗糙、鬆弛,而且會過早地出現皺紋。因此,豆腐既是開胃、健脾的美味佳餚,又是美容食品。現介紹幾款豆腐菜的製作方法,供大家。

綠葉托豆腐

原料:嫩萵苣葉200克,嫩豆腐200克,香油、辣油、精鹽適量。

做法:

1。將洗淨的萵苣葉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再切碎。

2。嫩豆腐切成丁,入沸水煮熟再放入盤中,用碎萵苣葉、精鹽、香油、辣油調拌即可食之。

豆腐觀之白嫩細軟,食之鮮美可口,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及氨基酸等,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以及免疫功能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豆子中所含的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是維持皮膚彈性、保持皮膚光滑細嫩的重要物質,缺乏它們,皮膚就會變得粗糙、鬆弛,而且會過早地出現皺紋。因此,豆腐既是開胃、健脾的美味佳餚,又是美容食品。現介紹幾款豆腐菜的製作方法,供大家。

吃豆腐可抗癌 這樣吃會中毒

現代科學研究則表明,豆腐的營養成分中,40%是蛋白質,25%是碳水化合物,20%是油脂,而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達61%,加上各種礦物質、維生素,營養成分並不輸肉類,又不含膽固醇。

在承認豆腐的營養價值的同時,我們也要警惕過量食用對身體造成的危害。豆腐,可是一個“兩面派”哦。

豆腐的“第一張臉”:抗癌明星

近10年來,許多研究發現,東方人罹患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的幾率僅為西方人的1/4。研究者認為,東方人嗜食豆腐是原因之一,因為黃豆蛋白中含有高量的異黃酮素(一種抗氧化劑),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產。

醫生建議,每天食用100克-150克的豆腐,再喝一杯240毫升的豆漿,就可以攝取到30-50毫克的異黃酮素,達到人體需要的保護量。

除了預防癌症,多吃豆腐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減少罹患心臟疾病的幾率以及預防老年癡呆症。最近研究發現,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腦組織中卵磷脂濃度有下降的情形。因此,推測老年癡呆症可能和卵磷脂的缺乏有關。而卵磷脂的最佳來源之一,正是黃豆。

豆腐的“第二張臉”:過量食用有損健康

問題1:促使腎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問題2: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問題3: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美國醫學專家指出,豆製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問題4:導致碘缺乏

製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甘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問題5:促使痛風發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可見,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醫認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

結語:你是可以吃豆腐的人嗎?喜歡吃豆腐的你不妨試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四種美味豆腐的吃法吧!

 

 

 

標籤:【豆腐】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