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小吃大盤點 | 養生知識網


 

A-A+

北京特色小吃大盤點

2017年03月1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10 ℃ 次

養生導讀:說起北京小吃,相信一天一夜都說不完。北京特色小吃品種繁多,比較有名的有北京烤鴨、驢打滾、艾窩窩、糖卷果、灌腸、羊眼包子,真是多不勝數。今天小編為你推薦幾款好吃的北京小吃,可不能流口水哦!

北京特色小吃大盤點

北京小吃是北京美食中的驕傲,擁有悠久的歷史,且品種繁多,主要有:豆汁兒、面茶、杏仁茶、杏仁豆腐、薩其瑪、驢打滾、艾窩窩、糖卷果、灌腸、焦圈兒、茯苓夾餅、褡褳火燒、螺螄轉兒、蜜三刀、炸三角、壽桃、荷葉卷、絲排叉兒、散子麻花、糖耳朵、糖火燒、豌豆黃、栗子面窩頭、芸豆卷、羊眼包子、水晶門釘、炒肝、爆肚、冰糖葫蘆、果脯蜜餞、酸梅湯等等。

北京烤鴨

不吃北京烤鴨,不算去了北京。有朋自遠方來,熱情的北京人總要到全聚德整只烤鴨來款待朋友。北京烤鴨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被譽為“天下美味”。據傳有外國朋友以烤鴨與西餐製作方法相近,雖強說是由西方傳入中國,一如最近韓國在冬奧會閉幕式上,說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一般,凡是好的東西,都願意往自己身上攬。

北京油雞

彷彿是北京烤鴨的姊妺,北京油雞同樣是老北京叫得響的名食之一。北京油雞散養於林間地頭,以肉味鮮美、蛋質佳良著稱,不管清燉還是爆炒,都讓人食指大動。雞肉富含游離氨基酸、肌內脂肪、肌甘酸、不飽和脂肪酸等風味物質,優於其他地方雞種,被吳常信院士譽為天下第一雞。不過與北京烤鴨這個大哥比起來,北京油雞的命運卻更富傳奇。

灌腸

灌腸是老北京小吃的象徵之一。它是用上好的豬肥腸,灌上麵粉、丁香、豆蔻、紅曲水等十多種香料調成的糊,放到鍋裡蒸熟、晾涼後,切成片狀,用油炸至金黃色,再澆上調料,十分誘人。在北京的傳統風味小吃中,要講風味,這外焦裡嫩的灌腸味道最奇特;要講傳統,它更是千古不變,無論是誰,依舊將煎好的灌腸蘸上蒜汁;依舊是用小竹籤一片片紮著吃,如果哪位用筷子,那就沒有一點情趣了。

豆汁兒&焦圈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嚥,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並說:“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

焦圈是一種北京特有的炸制食品,碗口大小,形似西方的炸麵包圈,但口感更酥脆。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酥脆不皮。焦圈常作為另一種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兒的配菜食用。

北京特色小吃大盤點

豆汁兒&焦圈

薑汁排叉

薑汁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它要用鮮姜去皮剁成細末,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礬末,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成麵團。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在軋面機上軋五六次,直軋到薄片均勻光滑,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面,疊起合成長條後,用刀切成寬2厘米、長5厘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用溫油炸。

將炸好的排叉過蜜,過蜜的方法是用鮮姜去皮切細絲,用水把姜絲熬開後撈出姜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桂花,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將炸得的排叉入薑汁熬出的桂花飴糖中過蜜。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

炒肝

炒肝是北京極具特色的風味小吃,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炒肝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吃後讓人回味無窮,深受北京人的喜愛。

糖耳朵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詩說:“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並注說:“糖耳朵蜜麻花,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沙糖麵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糖稀也。”

驢打滾

驢打滾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驢打滾源於滿洲,因為清朝的八旗子弟愛吃粘食,“驢打滾”很快就傳到了北京,成為北京的一種風味小吃。黃黏米面蒸熟後,在案板上攤開摁平,裹上紅糖或豆沙餡一卷,再滾上炒熟了的黃豆面,吃時澆黑糖桂花水。至於為什麼叫“驢打滾兒”,有一種解釋是:毛驢打滾之後,地上即有一塊一塊的“肥料”,形狀、顏色都和此豆面兒糕相似。

燒麥

燒麥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小吃之一。它起源於包子,與包子的區別在於頂部不封口,做石榴狀。明代稱燒麥為紗帽,清代稱之為鬼蓬頭。清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飩列滿盤”的說法。以前燒麥的餡因四季而有所不同:春以青韭為主,夏以羊肉西葫蘆為優,秋以蟹肉餡最為應時,冬季以三鮮為當令。三鮮燒麥皮薄剔透,色澤光潔,入口香醇鮮美,深為人們喜愛。

北京特色小吃大盤點

燒麥

爆肚兒

水爆羊肚簡稱爆肚兒。一個羊肚子分為六樣:肚領仁、肚板兒、葫蘆兒、散丹、蘑菇、實芯兒。爆肚兒的火候最要緊,要脆要嫩。作料是:香菜、蔥花、芝麻醬、醬豆腐、辣椒油、蒜泥、鹵蝦油、韭菜花、醬油、醋,和吃涮羊肉用的作料相同。

羊眼包子

相傳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過羊眼包子,故而出名。此物因其個頭小似羊眼,所以人稱羊眼包子。別看包子小,但餡料多樣,深受人們喜歡。

麻豆腐

豆汁兒的孿生兄弟,是制豆汁兒時的豆渣,可以加羊尾巴油、青豆嘴兒、醃雪裡紅炒熟,潑辣椒油,喜愛這一口兒的北京人也頗多。

艾窩窩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愛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由此可見這種食品是用糯米洗淨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明萬曆年間稱之為窩窩的食品。但為什麼後來又成為愛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鈁》一書中找到了說明。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愛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愛窩窩”,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間。

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麵食風味小吃。製作過程中煮炒兼用,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炒疙瘩的做法很簡單,先將和好的面楸成面疙瘩,下水煮熟再撈出晾乾,接著把晾乾的面疙瘩倒入油鍋翻炒,加入青豆、胡蘿蔔、蒜苔粒和調料,出鍋即可食用。所以,很多喜歡吃炒疙瘩的老北京人,都是閒時自己在家裡做來吃。不過,新一代的北京人,已經很少有人會做了。

炸醬麵

如果說起雲吞麵,人們會聯想起廣東,正如刀削面是屬於山西的,而地球人都知道的就是北京有炸醬麵!這樣子一碗簡單的卻有名的麵食,有太多文學家、美食家撰文,如梁實秋、唐魯孫等,將之上升為一種象徵北平文化的高度,可見其不平凡。

北京特色小吃大盤點

炸醬麵

隆冬早晨,呵著白氣,站在街頭等著一碗剛剛碼好的炸醬麵,接到手匆匆攪拌,立馬送進嘴裡,熱呵呵暖呼呼的感覺立馬充斥全身,感覺就沒有那麼冷了。而到了陽光普照的盛夏,在家裡切好配料,將煮好的麵條撈出後過一過涼水,一碗清爽涼面足以抵抗炎炎夏日。

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按北京習俗,農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以張家口出產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同芸豆卷一起傳入清宮。

豌豆黃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氣,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有降血壓、除脂肪、減肥之功效。原為回族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莊所制最有名。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以張家口出產的花豌豆最好。

芸豆卷

芸豆卷本是民間小吃。據傳清光緒年間一個夏日,慈禧太后偶爾聽到紅牆之外有銅鑼聲和吆喝聲,隨問是做什麼的,並喚來賣貨人,品嚐了他的芸豆卷,覺得好吃。於是將此人留在宮內為她專做小吃,芸豆卷也就成為清宮御膳珍品。

北京特色小吃大盤點

芸豆卷

螺螄轉兒

半發面抻成細條,擱芝麻醬與花椒鹽兒,盤在一起,如螺螄狀,把它摁平了,先在鐺上烙,後在碼道烤。烤好後外面脆裡面暄。當天售不完的螺螄轉兒再烤一兩次,叫“干蹦兒”,用手一拍就碎,吃著蹦焦酥脆。

標籤:【北京小吃】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