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陽還五湯的配方是什麼 | 養生知識網


 

A-A+

補陽還五湯的配方是什麼

2018年03月05日 中醫方劑 暫無評論 閱讀 213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補陽還五湯的配方是什麼?補陽還五湯,中醫方劑名。那麼補陽還五湯的配方是什麼?下面就具體來瞭解下補陽還五湯的配方。

【方劑名】

補陽還五湯

【出處】

《醫林改錯》

【配方】

黃芪(生)120g,當歸尾6g,赤芍5g,地龍(去土)、川芎、紅花、桃仁各3g。

黃芪

【方歌】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瘀阻經脈用桃紅。

【方解】

本方證由中風之後,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去濡養,故見半身不遂、口眼?斜。氣虛血瘀,舌本矢養,故語言謇澀;氣虛矢於固攝,故口角流涎、小便頻數、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氣虛血瘀之象。本方證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因虛致瘀”。治當以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本方重用生黃芪,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藥。當歸尾活血通絡而不傷血,用為臣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藥力,亦為佐藥。

【功效與作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氣虛血瘀之中風證。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苔白,脈緩。

【用法】

水煎服。

【配伍特點】

重用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伍,使氣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絡以治標,標本兼顧;且補氣而不壅滯,活血又不傷正。合而用之,則氣旺、瘀消、絡通,諸症向愈。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氣虛血瘀的代表方,以中風後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苔白脈緩為辨證要點。使用本方需長期服用,才有效果。愈後還應繼續服用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2、現代應用本方常用於治療腦血管意外後遺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上肢或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

【加減化裁】

本方生黃芪用量獨重,但開始可先用小量(一般從30-60g開始),效果不明顯時,再逐漸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藥用量較輕,使用時,可根據情適當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藥上行,溫經通絡;下肢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藥下行,補益肝腎;日久效果不顯著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遠志等以化痰開竅;口眼斜者,可合用牽正散以化痰通絡;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黃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溫陽散寒;脾胃虛弱者,加黨參、白朮以補氣健脾。

【使用注意】

臨證時方中生黃芪宜從30~60g開始,逐漸加量至120g。本方需久服方能顯效,愈後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中風後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或痰阻血瘀者忌用本方。

【文獻摘要】

原書主治《醫林改錯》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下肢痿廢,小便頻數,遺尿不禁。”

以上就是補陽還五湯的一些知識,想要瞭解更多的中醫方劑,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補陽還五湯的方歌】、【補陽還五湯的組成】、【補陽還五湯的用法】、【補陽還五湯的功效】、【補陽還五湯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