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無知導致的「醫源性疾病」 | 養生知識網


 

A-A+

警惕無知導致的「醫源性疾病」

2018年01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醫源性疾病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了。那麼什麼是醫源性疾病呢?為什麼會產生醫源性疾病?如何有效的避免感染上醫源性疾病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警惕無知造成的“醫源性疾病

醫源性疾病指由醫師或治療師造成的疾,其範圍很廣,數量很多,不是單一的種。各種醫療事故當然屬此範疇,這要靠醫德和醫學知識去減少,誤診也能造成人心理上的疾病。目前多見的抗藥菌的病也是醫源性的,只不過並非某一個或幾個醫師造成的。此外,藥物及治療的不良反應、藥物問相互作用等也可產生。

但目前社會中,由於一些人的無知或誤解,還有一些不是醫師造成的“醫源性疾病”,這些病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值得注意

多年前我曾接診過一名3歲的乳房發育的女孩,她因胸部碰到桌邊感覺疼痛而被媽媽發現。經過各種檢查項目均正常,也沒有吃過藥品或保健品,到第3次門診時媽媽才突然想起,幾個月前她為了孩子的健康曾設法給孩子打過兩針胎盤球蛋白,這其中含有不少的促性腺激素就是“罪魁禍首”。於是診斷基本明確,不必用藥,以後可內行消退,無任何不良後果,這類由於好心但無知的“疾病”多得很,我國不少家庭有“小藥箱”,有些人經常頭痛腰痛,就拿止痛藥吃,殊不知長期以後部分人的腎功能減退,還不如病從何而來。

有的藥發生過敏反應可引起血尿,但許多人只想到了腎腫瘤,東檢查,西化驗,浪費資源,結果卻是白白忙碌。如今,逢年過節送禮少不了保健品,送禮者當煞是好心,其實保健靠的應該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有些保健品還添加了西藥,這些東西造成的“醫源性疾病”著實不在少數,而且很難找出源頭。

 

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老人往往同時患有好幾種病,但看病時各有專科,各開各的藥,吃起藥來一大把,其中藥物間很可能產生相互反應,有時甚至比不吃藥還嚴重。

上海醫學院創始人之一、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應元岳教授在上世紀50年代初就教宣稱:“能不用藥就不用藥,應該用藥的先考慮口服藥,不能口服的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作靜脈滴注。”儘管時代在進步,但近60年前他說的話我以為原則上至今也沒有變。如今我國大醫院急診室大多有一個龐大而設備齊全的“吊針室”,這在發達國家的醫院急診室是沒有的,而有些吊針也正是產生藥物過敏的源頭

生活方式健康的人自身有一套防禦疾病的機制,即使是大葉肺炎,在沒有抗生素的時候,經過一定的週期也能痊癒。上世紀70年代末,時任天津醫學院院長的朱憲彝教授作過一個報告,他講到,上海醫學院創辦人顏惠卿教授當時在湘雅醫學院,在上世紀初期湖南有個大軍閥患大葉性肺炎,連續請了幾個名醫治療都無效,最後請到了顏教授,顏教授簡單地用了幾味藥,軍閥的肺炎就好了,那軍閥對顏教授感恩不盡。而顏教授卻私下裡對朱教授說,我去診時他的大葉肺炎已到灰色肝樣變,所以好了並不是我藥的作用。

我學過三年藥科,又在藥廠、藥房工作4年,再學醫做了近60年內科醫師,絕不反對用藥。但我認為首先要發揮人體自身的防禦系統,就像《內經》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要靠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靠大自然的空氣和水,這樣才能保持健康,而不是靠藥。否則,非但沒有益處,反而很可能產生危害。

走出看病的慣性思維

面對醫院中擁擠的環境與漫長的等待,怎樣才能讓看病事半功倍,找對醫生並盡量縮短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呢?上海長征醫院副院長繆曉輝根據自己多年的從醫經驗和醫院管理經驗,針對如下就醫慣性思維模式,總結了一些“看病訣竅”。

上醫院總要一大早

絕大多數醫院都會在上午7:30-8:00之間開診。通過粗略統計發現,一天之中,約有2/3的病人會集中在上午看病,另外1/3則選擇了下午。而在開診之後的兩個多小時內,病人最為集中。

其實,看病可以避開高峰時間段,在接近中午或者下午時前去就診。不少患者之所以習慣於一大早到醫院看病,是因為看完醫生後可以留有足夠的時間做各項檢查,免得多跑一趟,事實上,如果是新發疾病,且不是嚴重的急性病,第一次看病往往是為了明確病因,那麼根本就不必趕在上午去醫院。因為絕大多數醫院為了方便患者,全天都可以進行抽血、心電圖、拍片和B超等常規檢查。但除了血液和尿糞常規檢查可以在短至20分鐘左右出報告外,諸如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血脂、癌標誌物、細菌和病毒檢測等,很少能在當天就出結果。所以,既然一次就診過程難免要跑兩次以上醫院,那為何不選擇下午呢?

如果是慢性病患者,其就診目的往往是定期複查,可能要抽血、拍片等,如果當天取不了報告,肯定得再上一次醫院。如果看病只是為了配藥,那就更不必趕上午了,下午病人少,不僅看病快,取藥也快。

“好”醫生週末不看病

不少患者覺得,大專家只在上午和非週末時間看門診。

其實不然,醫院在安排醫生坐診時間時會考慮這方面的因素,對高年資醫生看門診的時間分配並不會有明顯的偏向,甚至有時會與大家的理解恰恰相反,有些專家上午要查房或手術,下午反而有時間坐診。還有不少專家週一至週五沒有時間出診,反而會選擇在週六坐診。

繆曉輝建議,經過週六和週日休息之後,醫院在同一的門診量往往是最大的,那麼如果能避開週一,看病豈不輕鬆一些?尤其是上班族,如果偶感不適且不嚴重,最適合選擇週末看病。在大多數醫院的多數科室,週六的門診量還不到平時的一半。

只要把握上述規律,根據自己的疾病和工作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看病時間,就能最大限度地縮短在醫院的停留時間,可謂事半功倍。

非大醫院不去

明智的患者在選擇醫院前,應該考慮以下兩個問題:第一,是否有必要“擇大”;第二,如果的確有必要,那麼是否擇對了。

對許多常見病患者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非大醫院不去”。以最常見的高血壓病、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例,如果疾病控制得比較理想,在沒有嚴重併發症的情況下,選擇二級醫院或社區醫院定期複查和配藥即可,完全沒有必要到三級甲等醫院排長隊、掛專家號。

對於突發嚴重外傷或急症患者來說,應該選擇就近醫院搶救。對於疑難雜症或者重危疾病患者,在選擇醫院時則不僅要考慮醫院的規模,更要特別關注醫院的醫療特色。

醫院規模的大小和知名度的高低,一般與醫院的等級和性質有關。醫院等級是參照國家衛生部制定的標準,根據醫院病床數、年門診量、年住院人數、儀器設備配置數量和檔次、技術特色的有無和多少、醫務人員配置的數量和質量,尤其是高學歷、高職稱和知名專家的數量等全面考評後確定的。醫院的性質也有營利性醫院或非營利性醫院、教學醫院或非教學醫院、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之分。三級甲等、非營利性、綜合性和教學醫院的整體實力可能要強一些,但這也不是絕對的,相同等級和相同性質的醫院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技術或特色專家。輕信“立即見效

繆曉輝表示,工作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因為輕信虛假宣傳,迷信所謂“特效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患者。以慢性乙肝為例,“一周治癒乙肝”、“保證轉陰”等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包括乙肝在內的許多慢性病的治療並沒有捷徑可走,患者在選擇時一定要理性思考,選擇正規、科學的療法。

眼下,有不少患者習慣於通過網絡搜索醫生,繆曉輝特別提醒,在網絡上搜索出的醫生及醫院信息,一定要注意信息來源,不要輕信虛假宣傳。

春季警惕寶寶常患3種病

初春之際,天氣日漸轉暖,此時人們的外出活動逐漸頻繁,這些室外活動的增加也往往讓身體免疫系統尚弱的寶寶們更容易染上各種疾病,為此特別提醒父母們:冬去春來,應格外注意預防以下3種寶寶常見的疾病。

疾病一:過敏性鼻炎 又稱變應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變應性疾病,並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刺激可來自體外,或來自體內,比如精神方面的因素。常見體征,如鼻溢液、鼻癢,鼻涕多,多為清水涕,感染時為膿涕,鼻腔不通氣,有時和支氣管哮喘同時存在。眼睛發紅髮癢及流淚。發熱,頭昏,頭痛,表皮破裂。耳悶,打噴嚏,眼眶下黑眼圈。經口呼吸。嗅覺下降或者消失。

疾病二: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力強,常呈地方性流行。多發於冬末春初之時,患病寶寶可有高燒、嗓子干癢、眼睛結膜充血、頭痛、週身疼痛以及劇烈咳嗽等臨床表現,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衰竭、循環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臨床上常使用含有金銀花、黃芩、連翹、板藍根、魚腥草、麻黃等成分的藥物,比如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去提高自身的機體抗病能力,起到預防流感的作用。

疾病三:流行性腮腺炎 春季常見,也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還可見於成人。起病大多較急,無前驅症狀。發病時寶寶雙側腮腺腫脹,可伴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全身疼痛等症狀,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以上,嚴重者並發腦膜炎、胰腺炎等。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春季萬物復甦,很多細菌和病毒在這個時候也開始肆虐了。小編提醒大家特別是老人個孩子,抵抗力差要特別注意注意遠離傳染源。

 

 

 

 

標籤:【醫源性疾病】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