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法治療肩峰下滑囊炎 | 養生知識網


 

A-A+

透刺法治療肩峰下滑囊炎

2018年04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語:肩峰下滑囊炎以肩部外側疼痛、上臂外展外旋疼痛加劇和活動受限為主症,是一種滑囊水腫增厚的無菌性炎症,在臨床上,常將其與肩部的關節、韌帶、肌腱等變統歸於肩周炎範疇進行治療,缺乏針對性,以致於部分患者日久不愈而出現滑囊壁內粘連,甚至肌肉萎縮的嚴重後果

《湖北中醫雜誌》2004年第26卷第4期報道了新疆農三師醫院孫巧玲醫生臨床採用透刺法治療肩峰下滑囊炎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在其收治的48例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63歲;程最短者4天,最長者4年。全部病例均經骨傷科確診。其中由肩部遭受直接撞擊或肩部外展時受間接暴力所傷者36例,繼發於岡上肌肌腱炎者12例。

治療方法:

主穴:巨骨透肩腢,“肩峰下”(約肩峰下0.3寸處的痛點)透巨骨;配穴:臂臑、肩井、曲池、外關。操作:患者取坐位,將患肢置於桌面,盡可能呈外展位。局部常規消毒後,以30號2.5寸毫針沿皮透刺,進針約2寸,接g91-a電針儀,採用疏密波,留針30分鐘,局部配合艾灸。肩痛向三角肌止點放射者,向上斜刺臂臑,繼發於岡上肌腱炎者斜刺肩井至岡上肌。1次/日,10次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顯示:

治癒(症狀體征消失,功能恢復,半年內未復發者)28例;顯效(症狀體征消失,功能恢復,在勞累時患部輕微痛,休息後消除者)14例;好轉(症狀體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復50%以上,且半年內復發者)6例;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0例,總有效率為100%。治療最少6次,最多40次。肩峰下滑囊位於三角肌下面、岡上肌上面,頂部和肩胛部、肩峰緊密相連,底部與短小旋轉肌及肱骨大結節連接。其主要功能在於保證肱骨大結節進行外展活動。一旦肩部受到直接或間接外力撞擊,即可致急性肩峰下滑囊炎,此外也可繼發於慢性岡上肌肌腱炎,從而導致肩峰下腫痛,外展受限,從中醫學角度分析,該病多因外傷或勞損導致局部氣血瘀滯,經絡不通。而肩關節周圍炎包括由肩胛骨、鎖骨和肱骨,關節中任何部位的炎症,痛點出現在肩周的任何部位,功能障礙可能表現為外展、內收、前屈、後伸、內外旋轉困難。臨床上應注意鑒別。

醫生指出:本治法針對該病變發生的具體解剖結構選穴透刺。巨骨,位於鎖骨肩峰端之上。針刺上述穴位可使針感直接“氣至病所”,加上局部溫灸,使水腫盡快消除。該法對於急性肩峰下滑囊炎見效快,治癒率高。若日久已發生粘連者,可在沿皮透刺時,手托患肢酌情做外展活動,以利於粘連局部的鬆解。

肩峰下滑囊炎,雖然可影響其附近的很多組織,但從臨床上看,以岡上肌受累為主,尤以岡上肌的下端肌腹和位於腱袖內的岡上肌腱影響最為嚴重,常表現為肌肉萎縮、與周邊組織粘連等。其原因多為怕痛而缺少活動,加之炎性滲出波及所致。而透刺法最大限度地透過了病變的周邊部位,促使炎性滲出液吸收,加速炎症恢復,並可對岡上肌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使岡上肌在腱袖內發生較大限度的滑動,防止粘連的產生。

標籤:【下滑】、【囊炎】、【肩峰】、【治療】、【法】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