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養生屋」 | 養生知識網


 

A-A+

書中自有「養生屋」

2018年05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讀書不但可以增長知識,善於讀書的人還可以通過讀書來怡情養性、益壽延年。

張仲景有感於世人不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不留神醫藥”之書,而孜孜汲汲於虛榮的名利等身外之物,由此發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慨歎。看到多少事業有成的俊傑英年早逝,無不令人扼腕歎息:難捨本逐末的做法留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教訓!道我們也要步他們之後塵,等到一臥床不起的那一天才懂得養生的重要性嗎?古人云:“君欲多長壽,多讀養身書。”讀書可以答疑解惑,讓你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人體,認識你自己。不論你從事何種行業,一定要讀一讀養生的書,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和五聲“呼、笑、歌、哭、呻”之間是有對應關係的。如果經常發出呼喊的聲音,就可以適當地排泄鬱悶的情緒,達到舒肝氣的作用;如果能笑口常開,適當的笑可以緩解心臟的壓力,對於防治冠心有積極的意義;唱歌可以升舉脾氣,使脾氣不至於下陷,脾虛的人除了運動之外,唱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哭可以宣洩內心的苦悶,有淚不能悄悄往肚子裡流,但過度的悲傷也會損耗肺氣;腎虛的人往往會表現為呻吟不止,呻吟的聲音是從腎臟裡面發出來的,它提醒你應該保養自己的元氣了……

“書者,舒也”,文學作品是一種引發欣賞者情感共鳴的觸發劑,讀書既可以消遣,也可以排憂解悶。“言以散郁陶”,讀書的時候一定要發出聲來,隨著琅琅的讀書聲,你的心情隨著文章而動容,時而低沉,時而高亢,內心的焦躁等各種不良情緒會不知不覺地消散於無形,這樣就起到使身心鬆弛的作用。

觀賞美景使你心情舒暢,優美的文章可以洗滌你心頭的灰塵污垢,使你的生活重新變得陽光明媚,生機盎然。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雖是范仲淹謫貶之時所做,但它使你隨著作者的高尚情操內心一下子變得潔淨無比,精神世界得到昇華,不論是生活中遇到了什麼苦痛,你都能夠“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了!

 

美文可以當藥使,可以祛除疾病,有時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頭風病發作而一病不起,袁紹的謀士陳琳的一篇《為袁紹檄豫州文》竟然使他的病痛豁然而解:

“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臥病在床。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從床上一躍而起。顧謂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聞是陳琳之筆。’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須以武略濟之。陳琳文事雖佳,其如袁紹武略之不足何!’遂聚眾謀士商議迎敵。”

曹操看完檄文後讚不絕口,還令陳琳在大庭廣眾之前親自讀給他聽,病痛此時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美文可以祛疾,但如同中藥治病一樣,也需要“辨證論治”。培根說:“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如不能辯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效可醫。”

清代學者汪瑩在《示兒》中說:“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 ”。人的體質有陰陽之分,“善讀書”就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心理狀況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書,以此來培養、平衡體內的陰陽之氣。

陽性體質的人大多內熱偏盛,容易急躁、衝動,情緒不能安靜,因此應該多讀一些淡泊、寧靜的文章以制約這種陽氣過剩的狀態,使你的內心歸於平靜。吟誦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另外象諸葛亮的《出師表》,還有一些山水遊記類的散文比如《桃花源記》等都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

陰性體質的人大多惰怠、消極,缺乏激情,容易坐失良機,因此應該多讀一些可以使人精神振作的作品。多誦讀豪放派大詩人李白等的詩篇有助於喚起你對生活的熱情,比如《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首詩想像豐富,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浪漫主義詩歌的典範之作。其它作品還有蘇東坡的《赤壁賦》、岳飛的《滿江紅》、毛澤東的《長征》、《沁園春·雪》等讀來都是人精神振作、耳目一新。

養生務必養心,讀書可以養膽氣。“少思慮以養心氣,寡色慾以養腎氣,勿妄動以養骨氣,戒嗔怒以養怒氣,薄滋味以養胃氣,省言語以養神氣,多讀書以養膽氣,順時居以養元氣。”清代文人李漁總結了自己一生的經驗說:“文字之最豪宕,最風雅,作之最健人脾胃者,莫過填詞一種……”他通過寫作來保健自己的脾胃,可謂別具心裁的經驗之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陰性體質的人,是不適宜再去讀陰柔一類的作品的。我曾經治療過一例性慾冷淡的少婦,仔細分析她患病的原因,竟然和她經常讀佛經有關。後來我讓她暫時先不要去讀這些書籍,積極配合服用中藥治療,病情才逐漸好轉。

我自小喜歡誦讀古今詩文名篇,對於讀書給身心所帶來的益處深有體會。上中學時由於睡眠時間太少,學習時難免困乏,這時候信口讀起《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頓覺精力倍增。

2004年三月遊歷少林寺的時候心情鬱悶,有緣碰到一位老者作詩相贈:“趙施略才拓春暉,紅雲呈瑞助元魁;軍地輔其滄海上,詩人豪情壯聲威。”這首詩開頭的每一個字暗藏我的姓名於內,讀起來使人自信心增強,對生活充滿希望。1999年二月正值事業的低谷,去陝西耀縣孫思邈的故鄉開學術研討會時在藥王廟抽籤一首:“好雨知時處處同,杏林喬木綠葉叢。算來多得天宮力,成就榮善乘曉風。”杏林不就是指的是中醫嗎?難道是“藥王”孫思邈為我對中醫的一片赤誠所感動,在冥冥之中也在為我加油鼓勵呢?從此大大增強了我學醫、行醫的信念,所有心頭的陰霾一掃而光,使我以滿腔的熱忱投入到我所熱愛的事業中去。

美文可以療疾,讀書可以延年益壽。歷代不乏許多文化名人、文學大師,他們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在書的海洋中徜徉一生。唐代著名學者孟詵拜孫思邈為師,於養生食療更情有獨鍾,得以活到93歲的高齡。“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的火箭之父錢學森老在系統工程等多個領域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於中醫也多有研究,享受98歲。宋代詩人陸游享壽86歲,當代文壇世紀老人巴金享壽101歲,國學大師季羨林享壽98歲。

清代學者蕭掄說:“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讀書可以促進腦運動、促進腦循環,使腦細胞得到更加充足的營養,勤讀書是預防大腦癡呆症和延緩衰老的特效藥。閱讀和傾聽好的文學作品就好比享受一次清心醒腦的精神按摩,甚至可以改變人生。

標籤:【養生屋】、【自有】、【書中】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