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揪痧幫你消除腫脹 | 養生知識網


 

A-A+

中醫揪痧幫你消除腫脹

2018年07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語:將中指和食指彎曲如鉤狀,蘸水夾揪皮膚,造成局部瘀血。這種揪痧使皮膚出現血痕的除痧方法,稱揪痧療法。施行本法時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揪痧療法靈活,可根據情選擇施治部位,頭痛、發熱、身體乏力,自己可以給自己揪,故揪痧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自我療法。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過對皮膚的反覆捏扯,可以疏通經絡,使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舒筋理氣、祛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還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揪痧可以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對於頸、肩、背疼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頭痛可在太陽穴、眉心處揪,咽喉痛選擇在頸項處揪,腰背痛則可依照古人“以痛為俞”的阿是穴思想,選擇疼痛最明顯處揪痧。

揪痧治療簡單易行,人們自己就可以操作。揪痧時,患者宜採用坐位或臥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膚,對於面積較小,且脂肪少、皮膚薄的疼痛部位,揪痧者可用拇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節,扯起一部分皮膚及皮下組織,向一側擰扯,然後急速放開還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指腹夾扯皮膚,依上述手法連續向一定方向擰扯,重複往返數次,以所扯皮膚處微微發紅但沒有皮膚破損為止。

扯拉時,局會有疼痛感,扯後則週身鬆快舒適。對於面積較大的疼痛部位,可以採用刮痧療法,即用砭石或牛角梳子、玉質石器蘸一點橄欖油、潤膚露等油性物質在皮膚表面進行刮磨,這樣也可以緩解肌肉酸痛。

揪痧最好隔2—5天進行一次,孕婦、兒童以及皮膚彈性差,局部皮膚有創傷的人不宜採用揪痧法,患有心臟、高血壓、水腫、血友病的病人也不要採用這種方法。最後,揪痧只是一種簡單的自我治療方法,在疼痛早期階段可適當緩解疼痛和不適,如果病情嚴重,建議及時去醫院,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事項:

1.在前一次揪痧所留下的痧痕沒完全消退前則不要急於再揪,這樣容易使痧痕長時間不消退,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煩惱。

2.揪痧後1~2天,揪處皮膚可能出現輕度疼痛、發癢,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
 

標籤:【腫脹】【消除】【幫你】、【揪痧】、【中醫】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