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保健 七大事項要注意 | 養生知識網


 

A-A+

刮痧保健 七大事項要注意

2018年11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養生導讀: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具有調氣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邪排毒等功效,已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科的多種症及美容、保健領域。尤其適宜於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如頸椎、肩周炎的康復;對於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系統證臨床可配合拔罐應用;對於痤瘡、黃褐斑等損容性疾病可配合針灸、刺絡放血等療法;還適用於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刮痧注意事項

1、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治療刮痧時應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洩,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洩的毛孔直接入裡,不但影響刮痧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新的疾病。

刮痧保健

2、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範或遵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3、每次只治療一種病症每次治療時刮拭時間不可過長,嚴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療一種病症的原則。不可連續大面積出痧治療,以保護正氣。

4、治療刮痧後飲熱水一杯治療刮痧使汗孔開洩,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後飲熱水一杯,不但可以補充消耗的水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

5、治療刮痧後,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乾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洩,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6、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體內有毒素的外在表現,如果身體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會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顯。

7、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

刮痧保健

刮痧操作要點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膚上均勻塗上刮痧油等介質。

2、手握刮拭板,先以輕、慢手法為主,待患者適應後,手法逐漸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宜單向、循經絡刮拭,遇痛點、穴位時重點刮拭,以出痧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循行路線,振奮一身之陽、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再根據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經穴,可取得更好療效。

4、刮痧後囑患者飲用溫開水,以助機體排毒驅邪。

感冒刮痧療法

採用穴位(風池、太陽、大椎、風門、肺俞、夾脊等穴)刮痧法,將紅花油或萬花油塗擦於穴位局部皮膚上,操作者用手緊握刮痧板從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勻柔和,痛甚處應反覆重刮,每次治療時間約15分鐘。刮拭出痧後再給飲溫開水或生薑汁糖水以發汗解表,隔日治療1次。

刮痧保健

黃褐斑刮痧療法

先清潔皮膚,再均勻塗抹潤膚乳,按照額頭、眼周、面頰、口周、鼻部、下頜的順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從面部中間向兩側沿肌肉紋理走向或順應骨骼形態單方向刮拭,在色斑、痛點處採用壓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後按揉太陽、印堂、迎香、顴髎、承泣、四白、承漿、大迎、頰車及黃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緩慢柔和,力度均勻平穩,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求出痧。每週2次,4周為一療程。

刮痧工具的材質不固定,形式多樣,許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為刮痧工具使用。如銅錢、銀元、瓷湯勺、嫩竹板、棉紗線、蚌殼等,現在還有了樹脂、硅膠等現代材料所製成的刮痧工具。

標籤:【刮痧保健】、【刮痧】、【刮痧的注意事項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