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帶血是腸息肉信號 | 養生知識網


 

A-A+

大便帶血是腸息肉信號

2018年12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大便出血,很多人會歸結於痔瘡,其實結腸息肉的常見症狀也是便血。研究表明:近80%的結腸癌是由結腸息肉癌變來的,從息肉到發展為癌變的時間為5~15年,預防腸癌要從預防腸息肉開始。

醫學指導:武警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胡寶春

人體的腹部,在繞臍一周靠外的部分為結腸,而“結腸息肉”是指隆起於結腸黏膜表皮,向腔內突起的贅生物,男性多於女性,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研究表明,近80%的結腸癌是由結腸息肉癌變來的。

武警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胡寶春表示:“有腸癌或腸息肉家族史的;喜歡高脂肪、高蛋白飲食者更應預防息肉的形成,並瞭解結腸息肉的症狀特點。”

大便隱藏息肉信號

“結腸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現便血,”胡寶春介紹道:“但有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誤認為是痔瘡的症狀,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他告訴記者,痔瘡引發的出血常表現為大便後滴血,呈鮮紅色;而結腸息肉引起的出血常與大便混雜,為鮮紅色或暗紅色,“這大多是因為糞便創傷息肉或息肉本身表面破潰所致”,患者可以此作區分。“特別是血便時,伴有不明原因的消瘦和貧血,就要進行腸鏡檢查。”

若你大便的時間、次數發生改變以及出現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尤其是便秘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或出現腹痛的時候,更要警惕結腸息肉。

此外,大便形狀異常也是該的信號。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較大,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糞便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溝槽,有時還附有血跡。

保護腸道,請多菜少肉

胡寶春發現,人們普遍重視胃而輕視腸道。其實,腸道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作用非常關鍵,它既要吸收水分和食物中部分營養物質外,還要將不能消化吸收的廢物排出體外。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多數的人體免疫細胞來源於腸道,而且,腸道中神經細胞的數量僅僅次於大腦,是人體重要的神經器官,甚至與人的智力有關。所以,現在醫學界又把腸道稱為“腸腦”。

如今,很多人肉類的進食增加(特別是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類),蔬菜水果這類高纖維食物的進食量不足,這種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結構會促進肝臟分泌膽汁,容易形成便秘,在多種因素下增生物極易形成息肉。要保護腸道,大家應按膳食營養指南,少肉類多蔬果,保證“低脂肪高纖維素”飲食。

胡寶春強調:40歲以上的人最好定期做腸鏡檢查,尤其是家庭有腸癌或腸息肉史的、長期腹瀉或便秘者;愛吃肉類少食蔬果喜歡高脂肪、高蛋白飲食者更應應重視檢查。

標籤:【大便】、【帶血】、【息肉】、【信號】、【大便】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