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治小兒秋季腹瀉 | 養生知識網


 

A-A+

如何調治小兒秋季腹瀉

2012年10月2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秋季腹瀉又稱輪狀腹瀉,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腹瀉。
輪狀毒引起的腹瀉是則於病毒顆粒侵入小腸上部上皮細胞內,使腸的絨毛細胞受損,引起水、電解質吸收減少,致使腹瀉。
本病在我國最常發生在秋季,嬰幼兒多見。輕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繼之腹瀉,一天內大便3—6次,不超過10次,大便黃綠色,水分較多,或呈蛋花湯樣,沒有失水表現,精神尚好,偶爾有噁心、嘔吐,糞便顯微鏡檢查僅有少許白細胞和脂肪滴。一般5天左右可以痊癒。較重的腹瀉,每天可達10次以上,大便呈水樣,量多,故不久可以引起失水症狀,如皮膚彈性減低、口乾、眼眶及前囟凹陷、哭時無淚或少淚、精神委糜、面色蒼白等,同時有酸中毒的表現,如口唇櫻紅、呼吸深快、嗜睡等。如得到及時治療,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痊癒。
秋季腹瀉的病因是在有電子顯微鏡後發現的,一旦在鏡下發現病毒顆粒,即可作出診斷。目前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用酶標法在很短時間內亦可作出診斷。
目前尚無特效的西藥治療,常用的抗病毒治療似有一定效果。中醫中藥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有豐富的經驗。若大便清稀,色淡不臭,常用霍香10克,蘇葉10克,半夏10克,陳皮5克,茯苓10克;若為發熱,舌質紅,咽紅,小便短赤者可用葛根10克,黃岑10克,黃連3克,澤瀉10克,廣木香3克。中草藥鐵莧菜、地錦草、律草也有較好效果。
對腹瀉次數較多或有嘔吐的小兒需禁食6—8小時,使消化道得以充分的休息,有利於消化功能的恢復。在禁食期間應少量多次餵食糖鹽水,每100毫升溫開水中加入白糖10克,小蘇打0.3克。口服米湯也有效。如嘔吐較頻可在小兒舌上滴薑汁或服嗎丁林糖漿,均有止吐作用。禁食後最好紅予母乳,如果是人工餵養,用牛奶加1倍水及5%的糖(能用10%米湯代替糖水就更好)。
腹瀉痊癒後胃腸功能尚未完全康復,此時可給予山藥與粳米同煮食用;也可用茯苓12克,芋艿15克,粳米50克,紅棗20枚,共煮稀粥,可少許白糖,每日食2—3次,以恢復腸胃功能。

標籤:【上吐下瀉怎麼辦】【嬰兒拉稀怎麼回事】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