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達到開胃養脾食療作用 | 養生知識網


 

A-A+

夏季如何達到開胃養脾食療作用

2013年02月1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每到夏季,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現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狀,有的發生胃腸道疾患。因此,炎熱季節必須講究飲食調節,採取相應的對策。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若“先天”不足,可通過“後天”食養補之。

增加一些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因此熱天適當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熱、高溫濕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洩暑熱,以燥其濕,便可以健脾,增進食慾。味酸的食物能收澀,夏季汗多易傷陰,食酸能斂汗,能止洩瀉。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

注意補充鹽分和維生素

營養學家建議,高溫季節最好每人每天補充維生素B1、B2各2毫克,維生素C50毫克,鈣1克,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於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果汁。

很重要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等症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酌情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豐富。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少食冷飲料

氣候炎熱時適當吃一些冷飲或飲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溫作用。雪糕、冰磚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製成的,不可食之過多,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疾患。飲料品種較多,大都營養價值不高,還是少飲為好,多飲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慾,甚至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膳食最好現做現吃,生吃瓜果要洗淨消毒。在做涼拌菜時,應加蒜泥和醋,既可調味,又能殺菌,而且增進食慾。飲食不可過度貪涼,以防原微生物趁虛而入。

健脾益胃之夏季飲食

大棗:《本草綱目》說:“大棗氣味甘,怡年,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蜂蜜:《神農本草經》指出,蜂蜜能“安五臟,補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久,和百藥,久服強志健身,延年益壽”。

蓮子:清代《本草備要》說,蓮子“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壞,人得食之,發黑不老”。宋代《太平聖惠方》載蓮子粉粥,每次取蓮子粉15~2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可以治療年老體弱、慢性洩瀉、多夢失眠、夜間多尿,令人強健。

薏苡仁:明代《本草綱目》說:“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虛則補其母,故肺痿肺癰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陽明為本,故拘攣筋急,風痺者用之。土能勝水除濕,故洩痢水腫者用之。”

胡蘿蔔:中醫認為,胡蘿蔔可健胃行氣消食,凡脾虛食停、氣滯不暢,證見胸滿脘悶、食慾不振以及久痢不愈者,可做輔助食療

推薦暑天清補湯

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諸如鴨肉、鯽魚、蝦、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等。此外,亦可進食一些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暑藥粥”,有一定的驅暑生津功效。

消暑三豆湯:綠豆100克,赤豆50克,白扁豆30克,加水煮爛後,取濃液飲服,有消暑解毒、和中健脾功效。

清暑枸杞五味湯:枸杞子、五味子各12克,甘草9克,洗淨放入砂鍋加水,煮沸10分鐘後加9克薄荷葉,加蓋離火,5分鐘後加白糖攪拌均勻,即可飲用。此湯益氣養陰,治中暑、內熱。

祛暑益氣湯:將太子參、沙參、石斛、麥冬各15克用水浸泡一小時後,入砂鍋加清水、煮沸30分鐘後離火,加白糖攪拌,晾涼後,擠入檸檬汁數滴,置入冰箱冷藏。此湯益氣養陰、潤胃生津,適合眩暈、心悸、乏力者以及老人和兒童飲用。飲用時,可取一份加入涼開水稀釋沖和。

標籤:【養脾】【作用】、【開胃】、【達到】、【食療】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