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飲食上如何調理 | 養生知識網


 

A-A+

骨折病人飲食上如何調理

2014年07月02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89 ℃ 次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病人的痊癒確實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人們往往強調多休息和適當功能鍛煉,卻忽視了骨折患者的營養需求。其實,如果對骨折病人的膳食進行進一步科學的管理,對骨折的癒合是具有很好促進作用的。

一般膳食原則

對於單純的骨折,患者初期除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僅有局部的腫脹、疼痛、活動不利等表現,所以,普通的骨折病人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

考慮到患者的心理與胃腸功能可能受到抑制,這就要求食物應易於消化和吸收,要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慎用辛辣刺激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

對於老年人或受傷前就有疾病的骨折患者,飲食的攝取要注意骨折對原有疾病的影響。

多處骨折伴有內臟損傷較嚴重者,因人體應激性反應較大,消化功能受到明顯抑制,飲食就應以清淡為主。可以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特別不宜食用肥膩飲食,如骨頭湯等。

分期膳食要求

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時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應過早地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如骨頭湯、肥雞、牛羊肉等,否則可能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推薦食療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紅糖適量,將桃仁搗爛,水浸後研汁去渣,加入紅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爛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連續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時骨折處的淤腫有所減輕,但淤傷尚未化盡,骨痂開始形成。治療應以和營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宜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增加骨頭湯、田七煲雞等,以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推薦食療方——當歸排骨湯:取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燉煮1小時以上,連湯帶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連吃1~2周。有助於祛淤續斷。

後期(4周以上)

此時,骨折部淤腫已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治療上講究一個“補”字——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飲食上可以補虛為主,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取當歸20克,生薑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鍋中煮爛至熟即可。食肉喝湯,每天1次。本方具有養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別適於骨折後期及年老體虛患者。

標籤:【調理】、【如何】、【飲食】【病人】【骨折】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