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與養生 | 養生知識網


 

A-A+

武術與養生

2018年01月12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64 ℃ 次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身心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健身方式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華武術具有攻防技擊、藝術展現和養生保健功能。武術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而不被種種的現代意識形態所淹沒,除去本身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外,主要依靠了其養生健身這一古老而又最具現實意義的實用價值功能。

 


 

在李氏形意太極拳創編人李春苓先生的身上這種養練觀顯現的最為突出,他少年時身患重,久治無效,後經人介紹以修習山西形意拳求生存。通過堅持習武強身,不但治好了而且身體比一般人還要好很多。多年以後他繼承統武術精華,根據人體構造對山西形意拳加以了突破和改進。如今他己七十四歲高齡仍膚紅齒堅、發烏骨硬、耳聰目明、力大無比,幾個小伙子,與他較力,幾番下來,幾個年青人被累得大汗淋漓,而老人家卻穩如泰山一般,這與他長期練武是密不可分的。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門派繁多。為推動武術運動全面發展,將武術分為五大類:拳術類、器械類、對練類、集體項目、攻防技術。目前流傳廣泛適合大家練習的有太極、站樁、八段錦、六字訣、易筋經、五禽戲、八卦掌、推手等等。這些運動動作緩慢柔和,並且配合呼吸、意念,調理氣血、放鬆精神。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膽固醇、血脂,活血化淤,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還能改善已經形成淤血的臟器的生理狀態,例如心肌梗死、腦血栓、早期肝硬化等等;通過暢通經絡,將體內病氣排出,從而使內臟趨於陰陽平衡。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延緩各系統器官的衰老;所以適合各類人群,特別是兒童、老人以及體弱多病者練習。

武術本身具有鮮明的特點,在其發展沿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自我內練”為主要特徵的養生體系,因受到中醫學與中國哲學的影響,武術把人視為陰陽復合體,以拳腳器械為主導,在具有攻防意識情況下,進行綜合素質練習,並充分展示著形與神的完美結合,意與氣的統一,以及內心世界對自然的體悟與合諧。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武術養生的最終目的是超越招式的束縛,達到精神和形體的雙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機能,這正是武術養生別於一般體育鍛練的重要所在。

標籤:【養生】、【武術】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