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濁氣耳常彈 中醫館養生18法 | 養生知識網


 

A-A+

呼濁氣耳常彈 中醫館養生18法

2018年02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不管你願意不願意,秋天已經正式來臨了!秋天氣溫多變、人體極容易生,那麼秋季養生要如何“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瞧瞧中醫館都有啥秋季養生小常識吧!

養生是時下的一大熱門話題,秋季養生人們比較看重藥膳食療,所以各大藥店的中藥材暢銷起來。但秋季養生不僅僅在於藥膳食療中醫保健方法也很不錯。下面小編教你秋季養生18法。

1.節食慾

秋季切忌暴飲暴食,同時也要少吃辛辣燒烤類食物。

2.忌怒氣

少發脾氣可以有效地解秋乏。

3.常梳發

經常梳理頭髮可以擴張皮下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頭腦清醒易除疲勞。

4.面多擦

用雙手或乾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紅潤。

5.舌舔顎

用舌頭舔牙齒上顎,可以起到提神、補氣、養心的作用。

6.齒數嗑

牙齒多活動,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齒健康,有助於消除疲勞

7.呼濁氣

應多走出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統機能。

8.嚥唾液

嚥唾液可促消化、開胸理氣、增加內臟氣管功能,延年益壽。

9.目運轉

經常走出戶外,眺望遠方,結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腦解乏。

 

10.耳常彈

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聽聽音樂激活聽覺神經,有助於減輕疲勞。

11.脊背暖

秋季早晚溫差大應及時地增減衣物,防止感冒,保護五臟六腑。

12.胸宜護

保持體溫,可以增強免疫力

13.腹自揉

用手掌按摩腹部,適當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積、益氣強身。

14.谷道拖

收縮、上提肛門,可以提神補氣。

15.肢節搖

甩甩手,踢踢腿,增強活力,消除疲勞

16.足心搓

每天洗腳按摩腳心,可以消濁通絡,解除疲勞起到吐故納新的效果。

17.便禁言

大小便時閉口握雙手,可以益智補氣。

18.淨體膚

秋天乾燥應多用手揉搓身體,可以使人精神煥發、延年益壽,解乏消疲勞。

秋季養生吃什麼 8食物最養“氣”

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大棗

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圖說》稱花生補中益氣,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尤為顯著,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雞肉

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狗肉

性溫,味鹹,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更宜。《日華子本草》云: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醫林纂要》中還說,狗肉補肺氣,固腎氣,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

鰱魚

性溫,味甘,能入脾肺而補氣。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鰱魚溫中益氣。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認為:鰱魚暖胃,補氣,澤膚,故氣虛者宜食。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說它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結語:秋天容易氣虛,不想怏怏的就快從日常養生做起哦~平時一定要多吃補氣的食物,這樣才能身體強健哦~

 

 

標籤:【中醫館】、【秋季養生】【秋季養生小常識】、【呼濁氣耳常彈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